说起姬发的故事,不得不先提大商最后一位君主:帝辛!
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纣王。(往后以帝辛称呼)
帝辛自小就带着一个‘猛’字,年少时就能徒手与熊搏斗。
一次殿内议事,殿内柱子折断,帝辛上前一把将其抱住,硬生生给托了起来。这便是成语‘托梁换柱’的由来。
帝辛即位之初,是个相当有志向,有作为的君主。
他打击贵族势力,重用非土官大族之人。
任用飞廉、恶来,为大将。
再任用姬昌、九候、鄂候为三公,以加强对外服的笼络与控制。
之后便开始扩充军队,讨伐自三皇五帝开始,一直侵略、骚扰中原的游牧民族。
帝辛在内大兴土木、加重赋敛、严格周祭制度、改变用人政策、推行严刑峻法,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。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,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。
期间,帝辛发现西伯侯姬昌在暗地里搞小动作,于是假借军事演习为由,将其骗来,随之囚禁。
大商王朝,在帝辛的带领下,国土面积到达了最大版图,使大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时期。
平定东夷后的帝辛,志得意满,开始了放纵生活。
尤其是在东征时,俘获了苏国有苏氏部落的一个美女:妲已。深得帝辛欢心。
帝辛集万千宠爱在妲已身上,日日沉湎于声色犬马,酒池肉林之中。
这时,岐周投其所好,贡献了一大批的奇珍异宝和美女良驹。
帝辛收到礼物后,很开心,表示:小老弟,你很识趣。
于是放虎归山,将西伯侯姬昌给放回了岐周。
是非对错,道不明
姬昌,姬发的老爹。
姬昌回到岐周,这可了不得。
岐周在姬昌的治理下,发展迅猛,劲头十足,国力逐渐强大。
可谓是:天下三分,其二归周!
姬昌:儿啊,饭做好了。
姬发:好嘞!
姬昌给姬发留下了统一天下的庞大资本,随后撒手人寰,由姬发继位。
姬发对内重用贤良,任命姜尚(字:子牙)为军师,周公旦为太宰,康叔、丹季等良臣均各当其位,人才荟萃,政治蒸蒸日上。
对外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,壮大力量。姬发审时度势,积极为灭商准备条件,等待时机。
而反观帝辛这边,晚期依旧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,早已忘了年少时的初心。
群臣进谏,死的死,走的走。
王子(帝辛叔叔)比干被剖胸挖心;箕子(帝辛弟弟)装疯卖傻,被罚为奴;微子(帝辛哥哥)心如死灰,隐世归山。
姬发见帝辛已经众叛亲离,时机成熟,于是正式举兵伐商。
姬发大军势如破竹,很快便打到了商都朝歌七十里外的牧野。
两军在此决战,史称:牧野之役。
帝辛:我有七十万大军,你有多少。
姬发:我有五万。
帝辛:桀桀桀~~
夏桀突然冒出:不准抢我台词!
帝辛重新说:哈哈哈简直以卵击石!
姬发:哦?是吗,要不你回头看看?
帝辛回头一看,好家伙!
七十万大军,直接叛逃了一半。
帝辛的这七十万大军,并非正规军。大多都是奴隶和俘虏,他们怀恨帝辛,都巴不得姬发赶紧杀进来。
牧野之役,帝辛大败。大商王朝的气数也到此断气。
帝辛悔啊,恨啊,却又能怎么样呢。
帝辛最后的尊严告诉自已,不能被俘。于是回到鹿台,引火自焚而亡。
有人要问:太师闻仲何在!!
木好意思啦~闻仲是封神榜虚构人物,帝辛手底下没这号人物。
还是说说帝辛手下两员父子大将,飞廉和恶来在哪吧。
飞廉的正规军,正巧在北方出差,不在家。
恶来,在,但是最终战死。
等飞廉赶回来时,为时已晚。自已儿子恶来死于姬发之手,帝辛也已自焚身亡,大商王朝已是死灰一片。
飞廉没办法,自知回天乏术,于是归隐霍太山,也葬于霍太山。
(顺嘴提一句,可能有人不知道:飞廉、恶来,是秦始皇的先祖。)
灭商之后的姬发,该封的封,该赏的赏,该治理的治理。
由于过度辛劳,灭商之后的第二年,姬发就病逝了。
上述。
由姬发所说,当然是带着个人情绪和说话艺术的。帝辛即位之初简单说明,帝辛晚期的昏庸则是侧重细说。
听罢之后。
先是安静了一会儿。
大禹:“如此说来,你也并无过错。你灭大商,大商亦灭了大夏。夏桀昏庸无道,该死该灭,我不仅没有针对商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