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雨连绵,牧场的廊下,小尾背靠着木墙,双手交叉抱在胸前,嘴角叼着一片青草。细雨如丝,轻轻落在草场上,青翠的草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。他嚼着草杆,品味着那股甘甜,心想这草品质真不错,拿来喂马再合适不过。就在早上,他还在马厩里忙着喂马、刷马,好不容易忙完了,如今站在这里,耳边只有雨声,心情却平静了许多。小尾看着远方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的草地,想起小时候在这样的雨天里奔跑嬉戏,那时候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纯粹。
忽然,远处传来马蹄声,咯咯作响,那是马蹄铁磕碰青石板路的声音。寻常时候,这个偏僻的牧场很少有外人来,小尾眉头微皱,疑惑地望向雨雾中。渐渐地,一人一马的身影浮现,男子戴着斗笠,身披短蓑衣,雨水顺着蓑衣边角滑落,马鼻喷出的热气在雨中化作薄雾。小尾眯起眼,认出了那熟悉的身影——廖如炬,那个在回京路上护送他们的汉子。他怎么会在这儿出现?
“廖叔,你怎么来了?”小尾轻声自语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讶与好奇。他赶忙站直了身子,准备迎接廖如炬的到来,心中猜测着对方此行的目的。
廖如炬下了马,牵着缰绳走向廊下,在小尾面前半步停住,沉声道:“好久不见。”
小尾愣了一下,随即热情地招呼:“廖叔,外面冷,进屋烤烤火吧,咱们慢慢聊。”
廖如炬摆摆手,语气平静却坚定:“不用了,你去跟兰将军借匹马,跟我走一趟。”
小尾心里疑惑,但没多问,点头说:“好,你等我一会儿。”
廖如炬又补了一句:“把霁公主给你的剑带上,今天要用。”
小尾心头一震,明白了什么。他应道:“好,我这就去拿。”
转身走向屋内时,他脑海中浮现出回京路上刺客袭来的画面,那时的无力和恐惧还历历在目。如今,廖如炬提到剑,那便是要用剑去做一些事情,比如杀人,韦睿苦练了这么久武功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,有用武之地,没想到这一天,果然是来了。
小尾走进马厩旁的营房,里面弥漫着淡淡的草料和皮革的味道,几匹马儿在木栏里静静地咀嚼着草料。他找到正在擦拭盔甲的兰将军,轻声说:“将军,我想借匹马。”
兰将军抬头看了他一眼,眼神中闪过一丝了然,淡淡地说:“你用小红吧,性格温和,聪明得很,你可以信赖它。”
小尾点头,他认识小红,那匹枣红色的母马虽不高大,却灵性十足,每次他经过马厩,小红都会友好地用鼻子蹭蹭他的手。
他谢过兰将军,转身走向马厩。小红见他过来,欢快地打着响鼻,眼睛亮晶晶的,仿佛知道小尾要带它出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。小尾轻轻抚摸着小红的鬃毛,心里涌起一股温暖的力量,他低声说:“小红,今天就靠你了,我们可不能给将军丢脸。”
小红似乎听懂了他的话,温顺地低下头,让他顺利地套上缰绳。
牵着小红走出马厩,小尾又跑回住处。屋内光线有些昏暗,墙上挂着的清风剑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冷峻的光芒。他取下那把剑,剑身轻盈如风,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凡。这可是霁公主送他的剑,每次握剑,他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期望和信任。他仔细地检查着剑身和剑柄,确保没有丝毫损坏,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剑别在腰间。
接着,他背上一张短弓和一袋十八支箭。这些日子练骑射的成果,今天终于要派上用场。他摸了摸箭袋,感受着箭支的坚硬和锐利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。箭囊里的箭羽微微摩擦,发出细微的声响,仿佛在为他即将踏上征程而欢呼。
回到廊下,廖如炬已经翻身上马,见他准备妥当,点了点头,率先策马前行。小尾深吸一口气,翻上小红的背,跟在后面,心中既紧张又隐隐期待。他握紧了手中的缰绳,感受着小红稳健的步伐,以及清风剑在腰间的微微晃动。
小尾在马上,一只手握着剑鞘,另一只手稳稳地挽着缰绳,小红不紧不慢地跟着廖如炬的马,在雨中前行。他心中默默回忆着廖如炬刚才的话,想起在回京路上,廖如炬对他们的保护和教导。那时候自己还很稚嫩,面对危险只会害怕。而现在,他感觉自己已经成长了许多,至少在剑术和骑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。他握紧了手中的清风剑,剑柄的触感让他安心,仿佛在告诉他,今天就是证明自己的时刻。
廖如炬在前方领路,偶尔回头看看小尾,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。他知道小尾这些日子以来的努力,也明白他内心的渴望。这次的任务虽然危险,但也是小尾成长的必经之路。他轻声对小尾说:“记住,无论遇到什么情况,都要保持冷静,剑法和骑射只是基础,真正的战斗靠的是智慧和勇气。”
小尾点头回应:“廖叔,我记住了,我会全力以赴的。”
两人一前一后,向着未知地点前行,